學習資源推薦
榮念曾講座系列 - 創作元素 6:結構
一張照片、一篇文章、一首流行曲、甚至是一個人都有結構。萬事萬物都有一個構造,舞台亦不例外。那種種舞台元素、意念是怎樣形成和整合的呢?榮念曾以填寫表格作引子,告訴你一個概念的結構、一個劇本的結構、一台戲的結構,可以由最基本的佈景、燈光和聲音開始。
00:00

所有事物都有結構,但是講劇場結構實在比較複雜,當然我們講文本的結構和舞台設計的結構,還有舞台上顯示出來又有燈光又有聲音的結構,全部都不一樣。結構是什麼呢?我馬上想到的就是身分證,身分證有它自己的結構,有你的名字,出生日期,有一個專門給你的號碼,然後還有一張照片。

01:00

這個結構是有一個背景的。我們很多時要填寫很多表格,那些表格也有結構,那些表格的結構為了某種功能而有某種組織,然後大家再將資料填寫進去。我經常覺得寫劇本與設計一個表格其實很相似。當然傳統的劇本不是設計一個表格,而是設計一篇文章,然後由文本開始發展,變成一個劇本。但如果從結構出發,我就會說我們由表格開始來設計一個劇場的劇本。21世紀劇場的劇本書寫,實在比20世紀複雜多了。

02:00

當然我們說18世紀19世紀那時,都是以文本開始的。21世紀時我們開始討論劇場裡的複雜性,包含了很多舞台上的元素,由聲響到燈光的變化,一直到舞台裝置的變化,一直到舞台上演員行動的變化,一直到聲音的變化,音樂的變化,許多這些變化如果整合在一起就變成一個劇場裡劇本的變化和發展。我相信如果我們用一個當代的角度去看一個劇本,這個劇本的演繹性是可以很大的,如果我們是由一個結構開始。講起來好像很抽象,實際上都是很具像的。

03:00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寫一個劇本時,我們如果由光的變化角度切入,劇本裡給我們看到的就是慢慢見到什麼,然後那些東西就慢慢在黑暗中消失了。然後再有光時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這些不是文字寫出來的,而是燈光在講故事了。當然舞台裝置也是一樣,聲音也是一樣,每一樣事物的變化發展不侷限在文本上的發展,但我們依然由文字開始,就好像我現在和大家聊天,都是由文字和語言開始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在你聽我講話時,視覺上的經驗是同樣重要的,什麼燈光,什麼情況,大家參與的方法,都是同樣重要的。

04:00

一個整體性Holistic的劇場,包含了所有很多這些元素,我們由結構開始,我們不會忽視劇場裡任何最小的元素,這是很重要的。未來的劇場就應該Holistic的,很完整地去看一個劇場裡的空間、時間,所有裡面的元素的發展及變化。在1979年我回到香港不久後,我就在香港藝術中心排演了第一個作品,名叫《破紀錄1號》。《破紀錄1號》英文就是「Broken Record Number 1」。當然這裡有一個pun…… 好玩,又破紀錄喔,誰不想破紀錄呢,但其實所謂破紀錄,英文「broken record」也可以意指壞了的唱片,唱針只能不斷重複播放一小段的聲音。

05:00

但是現在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唱片是什麼,因為大家都只聽cd了。在「Broken Record Number 1」中我是由結構開始的,發展了一張表格,然後請所有參與前台和後台的朋友一起,他們參與的內容填寫進去。那是第一次由結構開始發展的舞台實驗。這個實驗是在香港藝術中心6樓畫廊裡進行的。那是1979年,我現在還記得那個劇本是一個表格。到了80年及81年,我發展了一系列的作品叫《中國旅程一、二、三、四》……《中國旅程四部曲》。

06:00

其實這四部曲都是在講怎樣處理文本、結構和舞台的概念,溝通。各方面都完整地放在這四部曲裡。大概在兩個到兩個半月左右完成創作了四部作品。第一部作品就叫做《意圖》。如果大家知道「意圖」是什麼……我把它翻譯成「圖畫」,跟意思有關係的圖畫。但是大家都知道意圖是什麼,intension 就是你有一個意圖去做什麼。我覺得我們常常會問自己創作的意圖是什麼。第二個作品叫做「Past Event」,中文叫作「故事」,基本上我們都是討論過去、現在及未來事情的關係。

07:00

第三個作品名叫《問題》,英文叫作Question and Problem,因為「問題」在翻譯成英文時又可以是「question」,又可以是「problem」,我常常覺得劇場是一個提問題的地方。第四個作品叫做《詞法》,「Morphology」,那麼這個可能會深一點,因為這個基本上是講溝通的結構,溝通的語言,還有溝通的文化。這四個作品每個大概80分鐘長,全部都在香港藝術中心(做的),由最底層的小劇院,排到戶外再排到樓的頂層,盡用所有空間,裡面都touch到我剛剛講的身體語言,聲音的嘗試…… 全都涵蓋在裡面。那是一個相對來說很結構性的嘗試,是80年代初期的一個實驗。後來81年在大會堂展覽廳又做了另外一個作品名叫《大路》。

08:00

《大路》是香港話劇團委約我做的創,在展覽廳很大的空間裡,我把整個空間變成了16個演出區,所以其實是一個展覽,然後慢慢區和區合併在一起,變成8個展覽區,又變成4個展覽區,再變成2個展覽區,觀眾們開始時到處遊走,最後圍成了兩個圈。然後慢慢把觀眾引導到聚在一起,兩個空間就變成一個空間。一個結構由16個元素、變成8個、變成4個、變成2個,然後變成一個大的元素。我對最後的場面印象很深,因為所有的觀眾全部給逼到展覽廳的一邊,他們面對面前一個很大的窗,窗外就是香港。

09:00

當我們把所有的燈光全部向窗照射時,整個窗就變成一面鏡,觀眾就見到自己,見不到外面的香港,這又是一次很結構性的實驗。這個實驗基本在探討空間的元素,光的元素,聲音的元素,重新再去調整,然後發展出來的一個作品。我們由結構切入去處理創作,就有點像我們由文法切入去處理文字創作一樣。我們回到文字的基本結構,再去處理文字的內容,使形式內容間相互評議。

10:00

我們一般覺得敘事體應該有一些先天性及結構性的問題需要提出來討論的,是因為敘事體本身非常dominating,在影響觀眾。所以我們說不如來個反敘事體,把敘事體的概念拿走,由結構下手,這樣好像很中性,因為你不再試以說話的邏輯去影響觀眾,而是讓觀眾有參與,有自己的閱讀……通過結構閱讀他看到的東西,聽到他聽到的東西,而不是只是一個承受的位置,只是聽你跟他講什麼道理。所以這種反敘事體是一個和結構有關係的嘗試。

11:00

反敘事體就是說,我們不是很相信文本,我們試圖不用文本來組織敘事體。這個嘗試由70年代、80年代一直延續到90年代。但並不代表我們不關心文字。當然我常常覺得文字本身就有一個結構,我們如果討論文字的結構,同樣能啟發我們如何閱讀文字。從90年代到2000年我們重新審視的就是文字及語言本身提供的結構,譬如成語。

12:00

我們不講它的道理,只是將成語解構,成語的結構變成劇場的一部分。這從《石頭記》、《再現記》,一直到《石頭記備忘錄》這幾個作品裡,都常常會出現的。譬如《石頭記備忘錄》是用「莫失莫忘」、「不離不棄」這兩句成語開始的,然後就找來很多第一和第三個字一樣的成語,把這些成語組合起來就變成另外一種敘事體,這種敘事體不是講道理或講故事,但是實在都避不開的,因為閱讀的過程中是在建立觀眾和劇場的互動,合作建構內容。但是每個觀眾所得到的信息,就depend on(取決於)他參與的程度。所以在那個階段的嘗試就是將結構解構後再建構。

13:00

這是我們做實驗劇場經常嘗試的一個實驗。我常想,若我們的劇場從結構入手,就好像生活中每日要填的那些表格,到底是誰設計的?我們能否創造一些更加有創意的表格呢?我們能否在劇場裡通過結構,發展一個更加有創意的平台呢?當然這個平台就包括我們最關心的是,劇場是當下的,劇場是真實時間,和真實空間的。劇場是講溝通的,劇場是講互動的,劇場是講一起去發展的。

14:00

我們如果從比較中性的結構入手,就像我們設計表格一樣,表格是可以修改的,我們在不斷設計新的表格,就像我們在不斷翻新新的劇場一樣。劇場創作和拍電影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劇場好像在講現況,劇場在講現在,劇場不是在講歷史,劇場沒有經過很多人的剪輯而變成一個statement,變成一個實體,劇場有很多當下可以發展的情況。這讓我想到「實況」,實況戲劇、實況劇場、所謂的reality show,那是否真的是reality?但是劇場是真的reality。因為劇場是講現在的,永遠有即興的可能性。而reality show是在扮演reality。

15:00

所以我常常擔心那些reality show會使大家把真實和模型混在一起,分不清楚什麼是真實,什麼是模型。真實就是講現在、時間、空間、我和你之間可以怎樣溝通,怎樣互動,而不是說假裝現在是real time,real space,live broadcasting。所以我常常覺得由結構去討論實況,實在可以是一個很中性的策略,我們怎樣去解構現在的所謂公共媒體,我們用一個結構的角度去解構。

16:00

我覺得我們的語言和文字教育已經很落後,媒體的教育更加落後,應該到什麼時候才跟青年朋友討論結構及實況劇場?是不是要在他們聽到這個term後一起探討它的定義?是不是應該要這樣開始?我覺得由結構入手討論這些社會中的藝術現象是重要的。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