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源推薦
創意教育論壇第2天:跨文化就是教育的未來?
第3部分:黃英琦女士


講者
黃英琦女士
主持
胡恩威先生
內容簡介
是日來自本地及海外的講者嘉賓包括: Hartmut Wickert 教授 - 蘇黎世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系系主任; 李六乙先生 -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導演; 李芝蘭教授 -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 黃英琦女士 - 創不同協作主席. 四位就「跨文化就是教育的未來?」作出交流討論。 李芝蘭教授表示現代人傾向將複雜東西變簡單,其實應該拯救多元性,正視內在外在的多元性。 來自瑞士的 Prof. Wickert 告訴大家跨越和跨學科是他創辦了一家學院的意念,這學院在香港也有分支,實踐跨文化、環境學習。

胡:我們請下一位,就是黃英琦,Ada Wong。你不能選同一個位置,你要另選一個位置。

Ada:我可以不坐嗎?

胡:可以,你可以一邊走一邊說。你站在那裡?剛才你忽然站在我的後面,令我想起Hillary Clinton跟Donald Trump的一次辯論。Hillary站著講話的時候,背後有一個巨人,好像這種感覺。

Ada:首先謝謝Danny和阿威的邀請,謝謝剛才這位學員扮演我這個角色。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是一個很喜歡文化的人,我亦是很想推動社會創新的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那一個?講到跨文化這個題目,我想跟大家分享三件事。第一件事,我在兩星期前,在兆基創意書院辦「不一樣教育節」,邀請了一些頗有趣的學校參加,包括芬蘭的一間學校,他們的班房沒有書桌沒有椅子,有一些沙發,讓小朋友可以爬在地上。如這舞台般,做什麼也可以,一邊砌積木一邊聽課,很有趣的一間學校。今天我不會特別講這間小學,我想講的是當日有分享的一間大學。這間大學很有趣,在於它是一間集資而成的大學,兩年前才成立,名為 Minerva Schools。有一位30多歲的創業家,他覺得全世界的大學有一個問題,只在一個地方學習4年,雖然也有交流這方面到第二年,第三年有交換計劃,但始終以一個城市作為基地,他覺得為什麼大學4年的學習,需要在同一個地方?於是他構思了幾種相當創新的做法。其中之一是在 4年間,這間大學的學生可以去世界7個城市,包括他們在三藩市的基地,因為他是一位創業家。跟著是柏林,印度的海得拉巴,韓國的首爾,台北和南美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每年招收約100位學生。
他第二個反思的問題是,就算國際化,美國大學說國際化,香港大學說國際化,始終有一個國藉的學生特別多?譬如香港大學有8成學生是香港人,另外兩成是內地學生和國際學生,始終有一個主流,他覺得不可以這樣,所以這間Minerva在全世界招生,一級有100人 ,這100個人有30個國籍,只有少於1/4是美國人,有內地同學,還沒有香港學生,有一位台灣學生,好幾位內地學生。他們怎樣學習呢?他們每去到一個城市,有當地的文化藝術機構,非政府組織和公民社會機構,跟他們一起去理解城市,他們有很多學科透過視像會議上課,即遠距離課。上課時,在電腦畫面上,在10人的工作坊看到10個人的樣子,不會讓人在視像會議上課時打瞌睡。我覺得有趣的反而是他們的主修科目,真的相當跨越跟跨越文化。有一個主修科叫設計社會 Designing Society(**請看用中/英文)有一個叫全球管理Global Governance,有一個叫資訊科學及資訊分析Data Science and Data Analysis,他覺得現在世界變化很大,還回到傳統學科,就沒機會推動世界向前走一步。當然,這間大學會否成功?還不知道,它在第二年運作,2019年才有第一屆畢業生,但他們吸引了很多精英,有內地和台灣的學生,有趣的是,我為什麼聯繫上這大學?因為那幾位內地和台灣學生不約而同參加了MaD(創不同)的論壇。MaD (Make A Difference)「創不同」是我參與創辦的聯會,我從他們口中知道,他們很想創新,很想做變革者,很知道世界在發生什麼事,所以現在這一刻我很期待,他們兩年後回來告訴我,究竟在如遊牧民族的大學4年內走遍全世界,對他們的世界觀,視野有否幫助?不知道的。有一些比較老派的人說這樣的做法,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根在那裡,是否一件好事呢?,這是第一個很有趣的跨文化例子,還有一個頗有趣的地方。他們現已集資2000萬美金,所以學費可以特別便宜,如果你讀哈佛大學要40000元美金,讀Minerva要10000元美金。但他說提供的教育素質比哈佛大學好。

胡:10000元美金包括機票嗎?

Ada:10000元美金是學費,當然不包括機票,但去哈佛大學的機票都昂貴。

胡:但要搭飛機去不同地方住宿呢?

Ada:住宿方面,租住當地的青年旅舍,租一個學期,他們似遊牧民族般聚集在一起。

胡:有多少老師跟他們一起?

Ada:老師不會很多。很多時候透過遠距離視像會議,所以師生關係是怎樣的呢?但真的做到跨文化,4年內去過南美州、北美州、亞洲。

胡:這間大學是否在美國註冊?

Ada:這間大學在美國註冊,但它的學生只有25%是美國人,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教育的未來是要改變,這間大學的做法比較極端,我不知道將來會是怎樣的一回事,我會拭目以待。第二個故事是,這幾年我在「創不同」做的都是規模很小的項目,亦都包含很多跨文化的元素在內,因為我覺得香港現在很內化,大家有如小島居民的想法,尤其是年青朋友,要知道世界在發生什麼事?公民社會內有什麼有趣的事?今年年中,創不同學院辦的活動,我們邀請一些有趣的朋友,讓他們跨越語言文化的界限,把他們的行動力和社會意識帶來香港。其中一位是Liz Barry,她是推動公民科學的人,她很喜歡樹,住在紐約,每天在不同的街角看見樹,於是她想作為一個公民,是否可以記錄社區裡所有的樹? 於是她跟朋友編寫行動應用程式,設定標準格式拍攝一棵樹,然後量度樹幹的粗度,拍下樹冠,記錄生長狀態,健康狀況。在香港,大家總是慨嘆沒人關心樹,紐約有一些公民決定去拍照,就是想保護那些樹,樹是社區的資產,我們都有責任。來到香港,我以為大家對這個主題不會有太大的感覺,我們只計劃跟她辦一兩個工作坊,估計大概有20人參加,怎知道來了60人。那個社區在學校附近,因為我在學校辦這個工作坊,大家一直去看那些樹,現在她跟一群香港朋友,將她的行動應用程式本地化,看看有沒有可能,將紐約那一套引進來。這是一個例子。
另外,創不同學院認識了去年獲藝術界大界透納獎的建築團隊Assemble。Assemble是社會建築師,他們在利物浦和其他很多地方,他們覺得要美化空間,跟居民一起建造。在一個廢置的油站建造了一間電影院,整個計劃都用一些沒人用的椅和物料,成果相當震撼。「創不同」開始的時候,很想辦類似TED的論壇,有一些啟發性,但我們覺得由遠方邀請一群人來,他們只留在香港一天,做一個講座只20分鐘,這樣不划算。於是我們問他們可否逗留十天,我們帶他們去坪輋,去新界東北未開發的地方,在坪輋村內,中間有一個空間,村民很想建造一個可以讓大家交流和討論的地方,並且有一個廚房,於是由Assemble的建築師帶領香港一群年青朋友,當中有很多人是讀建築和設計的,他們一起去建造這個地方,很有趣的經驗。
最後,我知道只有一分鐘,我想講一位朋友,印度的年青人,他為什麼會認識我?亦是透過「創不同」。他來了香港,他來自新德里,是一位創業者,他之前做科技教育,令印度人把英文學好。他在香港很想繼續創業,但創業期間沒什麼收入,我說,如果你可以,為兆基創意書院辦一個創業課程,為期約十個星期。你可以在學校有一個工作的地方,我們真的給他很少資源,但他很開心和樂意,大家都知道創意書院,這是去年的事,全部是華人面孔。這印度人剛來到的時候,大家都有點愕然,不知道怎樣跟他溝通。有趣的是,這年青男孩很喜歡做菜,有一天,他走到學校的小食部,當時還未開業,不像今年有一群畢業生在經營。他開始在那裡做菜煮咖哩,然後吸引了不同的同學前來跟他聊天,真的是跨文化的溝通,是透過食物。這故事真的很有趣,食物始終是最容易的跨文化教育,因為我看到食物的重要性。「創不同」最近一季的主題是University of Eat,即是食之大學,剛好有一位美國藝術家來了香港,他透過食物,美國現在有很多衝突,無論是中部的人或兩岸的人,大家永遠有衝突有爭執,他想透過藝術過程,可否令大家由意見不合轉為合得來?這就發生在飯桌上。這很有趣,他亦在香港辦工作坊,從Minerva上億元的製作,以至創不同或者創意書院,做很小規模的實驗。我自己深深體驗到,跨文化應該是我們未來的教育,最重要的一個考慮。謝謝各位!